亩均效益领跑企业:佑赛科技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省工信厅发布时间:2025-07-14 14:58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打印收藏

一、企业简介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佑赛科技)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九华北路118号,生产及办公占地面积约4500平米。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2亿,以压缩空气储能为主营业务,专注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绿电制氢研发、核心装备研制与总成,同时开展覆盖上游电源装备、中游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下游物联网运维的全链条关键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二、经验概述

为深入学习贯彻政府“亩均论英雄”改革精神,佑赛科技对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科技赋能下的新兴势力的大发展,作为从事新型储能的企业,需要加快自身变革和技术选代,以适应国家对新型储能多样化求,坚持强创新、优环境、增动能,加快自身企业提起扩效,提升亩均效益水平。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迭代创新发展技术,树标杆。公司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聘用清华大学教授担任公司技术专家方式,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具备独立的压储空气储能、绿电制氢成套解决方案研发能力。通过系统集成、核心装备、并网控制等关键技术选代的方式,公司具备了100kw-300MW压储电站、万吨级电制氢项目上设计、建设能力。

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优环境。空气压储是一种利用空气来储能的技术,是唯一可与抽水储能相媲美的大规模储能,二氧化碳零排放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地球表面的地下储存空间小,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储备手段,对实现能源转型和炭减排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公司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径上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非补燃、绝热以及复合式等高效、环保的技术方向上,旨在提升储能效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推动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整合、电力供需平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三是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带发展。公司所打造的高安全、大容量、低成本、长寿命压储产品和服务,快速的市场拓展带动了压储相关配套产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公司与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陕鼓等几大央企主机厂达成合作,拉到了整个行业新增长,带动了芜湖本土企业加入压储生态圈,开辟新增长点,通过供应链整合,吸引更多压储下游企业来芜投资,汇聚优势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持续“建链、强链补链、固链”,策划推动一批新型储能标准制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芜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打造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合作和技术创新的新模式,使芜湖在新型储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四是筹建产业领先平台,迈新高。筹划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储能产业平台、全球领先压储平台,打造压储技术制高点,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让压储成为芜湖的一张新名片,提升了芜湖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公司通过自身变革和技术迭代,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交付效率极大提升。团队参与建成芜湖500KW全球首座非补燃压储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金坛60MW/300MWh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国家级压储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团队以EPC角色负责三峡能源达规模压储空气储能系统与关键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交付能力国内领先,得到能源央国企高度认可,荣登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压缩空气储能企业TOP10榜单,并获得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奖、中国储能产业创新人物奖。二是亩均效益快速增长。2023年亩均营业收入6000多万,同比增长72.4%,2023年亩均税收670万元/亩,同比增长1360%,预计2024年亩均营业收入达到2.4亿元,亩均税收2000万元/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按照规划发展,预计公司营收突破260亿,利润突破30亿,发展成为芜湖下一个千亿市值储能头部标杆企业。

压储空气储能通过电能、势能、热能等能量的相互转换,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是未来大规模长时储能的最佳选择。非补燃式压储空气储能通过回收压缩热,提高系统转换效率。公司通过技术选代升级优化,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效率的提升。压储空气储能后续将朝着大规模方向发展,通过实施大规模化,降低系统单位投资成本,便于规模化推广,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要求。

(本案例已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4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