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亮点学经验 凝聚“英雄”新动力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安徽经济网发布时间:2024-05-15 09:22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打印收藏

编者按 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再到“加快打造制造强省”,近年来,安徽将“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重要抓手,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科学化评价+差别化配置+多元化激励+精准化服务”的改革新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在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中,省市县三级联动、积极作为、大胆探索,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案例。为更好推动改革工作,省亩均效益评价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梳理编印了《安徽省“亩均论英雄”改革案例集》,本报节选部分优秀案例,透过这些案例亮点,凝聚“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新动力。

合肥市:全要素全环节覆盖推动

2021年11月以来,合肥市坚持评价全环节覆盖、应用全要素支持,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依法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推动工业企业亩均效益提升,区域经济提质扩量增效。

评前制度化统筹,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专题研究改革工作,部署“三个一”(1套数据库、1套综合评价标准、1套差别化政策)评价体系;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县联动和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充分考量县区、行业、企业间基础条件差距,动态完善评价标准,迭代出台2版评价办法;鼓励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土评价办法,同步启动县级差异化评价。拓展评价范围。开展分行业分产业分析,评出行业领跑企业,深入挖掘数据内涵,为全市制造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探索开展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写字楼等楼宇效益评价工作。

评中清单化推进,力求按时精准。定期督察调度。将改革工作纳入市委督办事项,市委督考办按月督查督办;编制“亩均论英雄”改革市长课题,总结实践经验,完善改革举措,提升工作实效。集中部署动员。举办全市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启动会,邀请省亩均办、先发地区负责同志介绍经验做法;制订改革任务清单,关键节点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压实县区主体责任;压实数据质量。采取“五上五下”数据核查,市、县区、镇街以及企业四级数据确认机制,夯实数据基础。

评后闭环式管理,创新结果应用。深化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实施正向激励为主的差别化政策。选树亩均领跑者。从行业、区域等维度评选出制造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引导企业、区域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加快提升。金融支持更优。出台《金融支持“亩均论英雄”改革白名单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白名单企业,重点做好A、B类企业信贷需求保障。要素配置更准。在全省率先出台“白名单”制度,将评价结果与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专项融资、“亩均英雄贷”等机制结合。激励方式更新。对2022年度评价结果A、B、C类企业分别按110%、100%、70%比例享受市级相关财政政策,并优先推荐A、B类企业争取国家、省级相关政策;拟对连续两年被评为D类(调控帮扶类)企业执行差别化电、水价格。

马鞍山市:集成改革赋能全域联动

马鞍山在全省率先探索“亩均论英雄”集成改革,以亩均效益评价为先导,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探索了一条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迭代升级4.0版评价体系。2019年,出台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版,遴选一批工业优质企业开展亩均效益评价试点工作;2020年,修订实施办法,将评价推广至工业企业全覆盖;2021年,出台评价办法2.0版,新增提升期、免评企业两类特殊情况,扶持特殊企业发展;2022年,出台评价办法3.0版,新增能耗加分项,引导企业注重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创新增设亩均技改投资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加分项,采取达标计分方式计分,推动指标由单位资源要素向创新要素拓展。

创新实施全域联动改革。协同打造全域联动改革体系,市级层面推动亩均、能耗、产能“三大论英雄”,县区层面推动“一载体一特色”,企业层面高效能推广“提升亩均效益十二法”。分别从生产要素、产业资金、土地供给、金融服务和政策联动等五个方面实施差别化资源分配。

精准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对ABCD四类企业分别实施分档培育政策: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推进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与A类优质企业精准对接,助推优质企业加快发展;提档升级潜力企业,建立重点潜力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实施精准培育,开展“政策+中介”、“采石会客厅”链商会、帮企找订单、企业家沙龙等极具特色的帮扶活动;传统企业改造提升,出台专门奖补政策,企业增资扩能项目比照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分产业培育标杆企业,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低效企业转型退出,制定引导低效工业企业转型退出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对D类企业以及部分占地较大、效益较低的C类企业,通过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严格环保执法、谈判收储等方式,实现转型或退出。

安徽省农行:“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

安徽省农行贯彻落实“亩均论英雄”改革部署,高效性落地、创新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用金融“活水”浇灌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花。

马鞍山某开发区目前已建成高速铁路、专用铁路、水运港口、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园区道路全面联通的立体交通网络。产业集群方面,围绕“3+1”主导产业体系,现已集聚以钛白、日化、新材料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企业;以电子、通讯、光电等为代表的电子通信业;以世界500强法国圣戈班、美国博浪热能、亚遥智造、南马智造研究所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类企业及以马鞍山港口集团、联运集团、长江港口、长运物流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类企业。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项目总投资14亿元,由清退淘汰企业、旧厂房翻新改造等项目组成:清退淘汰16家企业,收回土地1312.19亩、厂房及辅助用房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清退方式包活司法拍卖和市场化收购等方式;旧厂房翻新改造,主要实施内容包括16家清退企业厂房屋顶、结构、给排水、电气、室外附属等工程改造,翻新改造厂房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安徽省农行从项目伊始便及时跟进金融服务,通过“亩均英雄贷”为项目提供建设资金。

本项目实施后,主要用于园区招商引资企业入驻使用,此次更新改造项目产业布局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及乳制品、机械深加工及成套设备制造、新材料及环保产业等特色产业群体为主。目前,该开发区已与某机器人有限公司、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5月23日,该项目首笔搬迁补偿贷款顺利落地。这笔启动资金为园区后续的翻新改造和重建工作拉开了序幕,加快园区“腾笼换鸟”步伐。“农行的这笔资金一到位,园区内16家企业将陆续收到搬迁的补偿款,2个月内就可以搬离腾空。”负责该项目的公司负责人说,“作为服务地方的重点项目,本次产业升级能够实现对有限土地的最大化利用,高新区其他低效用地也将以此为模板,进行配置化的整体开发。”

宁国市:打破“信息壁垒”转动能

宁国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土地资源要素向来匮乏,工业用地更是少之又少。2018年,宁国市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破解县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难题,推动资源要素从低效企业向优质企业和项目的正向流动。

注重结合实际,科学构建标准体系。宁国市先后出台《宁国市规模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宁国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等文件,科学合理设置具有县域特色的评价体系。

评价范围突出合理性。2023年初,修订出台的《宁国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3.0版本,将评价对象确定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同时设立过渡期、免评企业两类特殊情况企业。评价指标突出导向性。结果运用突出差异性。优先满足A类企业新增项目用地及用水、用电、用气需求,市本级各类奖励扶持政策给予110%兑现,优先向国家、省有关部门推荐申报项目、扶持政策及评先评优。

注重“数字赋能”,搭建亩均评价平台。在2019年率先建成了“亩均论英雄”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整合税务、自然资源规划、发改、科技等多个部门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注重质效提升,创新推进结果运用。机器换人提效率。大力推广“机器换人”应用,发挥“乘数效益”。重点聚焦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转动能。印发《宁国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加大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力度,腾出一批低效倒闭企业,换进一批优质企业;数字赋能助智变。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先后出台了《宁国市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方案(2021-2025)》《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意见》《宁国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举措》,坚持一体化推进,着力打造“123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以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正向激励提信心。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并重,在市级财政奖补、项目申报、用地、用电、融资担保、人才等方面逐步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将更多资源用于支持 A、B类企业发展。

淮南经开区:向“沉睡”资源要效力

近年来,淮南经开区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先行先试、努力在低效用地整治、要素资源配置、企业效益评价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将亩均论英雄贯穿于项目招引企业服务全过程、全周期、全要素管理,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围绕目标聚力干,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在评价体系上实现新突破。用好“指挥棒”,评价才能更有“精度”。出台亩均论英雄实施方案及补充意见,围绕投入强度、产出密度、引领厚度、创新高度等四个维度,创新开展A类企业五星评价,并据此作为入园项目招引门槛的标尺。

围绕路径创新干,向绿色发展要潜力,在低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巩固亩均效益评价成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依法依规区别化使用财税、金融、用地、用能等支持政策,全域整治工业低效用地,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进“双碳”行动。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高耗能行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推进工业、建筑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开发区绿色工厂建设,有序实施园区循环化试点改造,严把项目准入关口,严禁“两高”项目等淘汰落后类的产业进入开发区。

围绕潜力加油干,向沉睡资源要效力,在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激活存量。将“亩均论英雄”改革与“标准地”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相结合,实施“腾笼换鸟”工程,推动低效闲置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引入增量。重点引进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产业,打造千亿园区。依托陕汽淮南专用车、万向轴承等龙头企业及绿色智造产业园、陕汽清洁能源零部件产业园等载体,推进万向轴承总部搬迁、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化等项目开工。经营流量。依托国瑞药业、山河药辅等重点医药企业及经开化工园区等载体,加快健坤制药、锦源制药等项目建设,推进振德医用溶剂胶等项目开工,培育年产值100亿元的现代医药产业。依托凯盛重工、平安开诚等行业骨干企业,建设矿机装备、防爆电气等特色产业园,推进空天信息产业园、智能家电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

全椒县:探索产业链订单融资

近年来,全椒县积极抢抓对接大江北、融入长三角的有利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全椒县率先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差异化政策,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盘活重组,全县亩均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创新举措,金融支持“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健全“亩均白名单”制度。对优质企业加大融资强度、加大担保力度;大力开展产业链订单融资。围绕主导产业重点支持产业链企业新增订单的融资需求,通过城投公司代购原材料并设立账期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主动发放收储专项贷款。城投与商业银行签订协议,发放低效企业提质升级项目贷,通过集中处置低效用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县产业能级。

树立导向,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一是多维度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改革创新总结和典型案例,推动企业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发展理念;二是高强度调度。常态化开好“三个会”(低效用地盘活调度会、企业帮扶调度会、要素保障会),全面清查低效用地,明确盘活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倒排时限,挂图作战;三是大力度激励。评选“亩均论英雄标杆企业”、“民营企业纳税十强”企业,在全县范围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椒县围绕金融支持“亩均论英雄”改革进行大胆探索试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先后推出“产业链订单融资” “亩均英雄贷白名单制度”、低效企业收储专项贷等金融服务新模式。

金融服务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链订单融资”是该县根据县内部分产业链重点企业融资需求量身打造,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探索出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筹集专项资金,再为有资金需求企业代购原材料、设立账期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减轻企业资金成本,有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