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9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吕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产业链集群发展水平增强区经济新增长点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结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情况
(一)在加强产业政策支持方面。一是规范招商政策制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为此,我市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印发专项方案、指导县区自查、开展抽查等方式,废止不合规招商引资政策,开展招商引资恶性竞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招商引资政策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级报备机制,确保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同时多次赴省内外和县区调研,指导县区正面引导、科学应对,引导县区将工作重点从拼政策优惠转移到打造产业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来,促进形成良性招商新模式。二是加大惠企政策指引。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政策咨询服务全覆盖三年行动,发布市级惠企政策白皮书,聚焦科技创新、融资贷款、人才培育等核心场景,将市级惠企政策原文内容颗粒化拆解成22条可操作的事项清单。开设“科长讲政策”栏目,统筹科技、人社、税务等部门开展“益企赋能—政策进园区”巡回宣讲4场,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遴选了3家专业服务机构为全市510户规上工业企业入企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三是开展惠企政策申报。今年以来,积极开展2025年制造强省系列政策申报,指导推荐裕安区3家企业申报省级支持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政策奖补资金(已公示);帮助裕安区2家企业设备更新项目通过省级审核并推荐至国家部委。
(二)在加强企业融资支持方面。一是创新拓展金融产品。针对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创新拓展融资产品,即初创入规时期“纳规贷”,已完成投放5516万元、惠及企业24户;开拓市场时期“订单贷”,已完成投放4.65亿元,惠及企业127户。二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做实资本招商,全面摸清市、县区产业投资基金家底,形成产业基金“明白纸”。目前我市已打造“3+5+X”政府投资基金体系,设立母基金36.7亿元、产业基金50亿元,精准支持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母基金直投项目7个、共11.06亿元,市场化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63个、投资金额47.86亿元。裕安区设立区级政府性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基金引导作用,精准对接优质项目资源,通过直投、参投方式“以投促引”,推动优质项目落户裕安;目前裕安区共有持股基金10支,总规模757143万元,2024年投资项目5个,投资金额35356万元,有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三)在加强要素保障支持方面。一是优化保障机制。组建项目落地推进部门联动工作专班,印发《关于优化工业招商项目推进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优化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招商项目前置预审、要素统筹协调保障及联合审批快速推进等工作机制,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做到各部门提前介入,主动帮办,确保项目要件资料一次性齐全、事项审批一次性通过,持续提升项目行政审批效率,加速推动项目建设。二是强化用地保障。加强规划引领,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等为重点,有序引导新建工业企业按照产业集聚原则优先选址。将重要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连片工业用地等划入工业用地控制线并加强管理,新增工业制造业用地原则上优先安排在工业用地控制线内。合理配置增量空间,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保障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各县经济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发展项目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内新增建设用地优先配置给集约利用度高的产业项目,保障高质量的产业空间。
(四)在加强宣传推介支持方面。一是健全推介交流机制。抢抓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六安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筹备上海·六安和合肥·六安投资环境推介会,与安徽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加强与周边高校、行业商会、人才协会及投资机构等交流合作。二是推动合六产业配套。绘制六安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图谱及合六电子信息制造业配套图谱,重点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三个细分领域开展配套。裕安区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组织14家裕安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与13家包河区企业开展深度交流,搭建裕安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与安凯、巨一、常青机械等整机厂合作平台,助力区内企业拓展市场、扩大订单。三是深化与上海对口合作。加强上海方向加工制造业项目招引,建立2025年上海方向加工制造业在建项目库,推动落地项目建设,1-5月上海方向在建项目13个,总投资159.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2.4亿元,已完成投资4.9亿元。组织开展沪六产需对接,促进两市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开展合作,一季度,全市共有106家规上工业企业通过供应产品、代工生产等形式与上海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额达13.7亿元。裕安区组织30余位企业家参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企业家能力提升培训班,并走访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汽大众MEB工厂,同时开展钢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与上海松江上游企业产需对接活动2次,为企业搭建更广阔合作桥梁。
二、下一步计划
(一)加强政策落实。用好用活以商招商、驻点招商、资本招商、招投联动等工作抓手,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企业可享受的惠企政策事项,为企业提供申兑节点提醒、流程辅导、政策精准匹配等服务,量身定制政策咨询服务包。跟踪2025年省惠企政策资金兑现,指导县区加快资金审核拨付,让企业快速、便捷、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二)加大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推广制造业“订单贷”“专精特新贷”等无抵押贷款品种;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并阶段性拓展至中型企业,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发挥政府性投资基金的放大效应,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三)优化要素保障。坚持“开发区吹哨、部门报到”,进一步推动土地、用工、融资、能耗等要素服务进园区。支持安徽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合力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引导企业与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六安应用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主导产业“订单班”“定向班”等联合办学,培养企业急需、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
(四)强化宣传推介。借助上海六安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等战略平台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在活动组织、客商邀请、宣传造势等方面给予协调和支持,积极为裕安区引荐目标企业、项目和人才资源。组织企业参加“上海五五购物节 皋品入沪周”展会等产需对接会,推介六安市消费品工业及特色产品。
非常感谢您对六安工业发展的关心关注!您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消化吸纳,逐步完善提升。同时,也请您继续关心支持工业强市建设,共同为加快老区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市工信局
联系电话:337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