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总结】六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24年,六安市工信局在市政务公开办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国家、省、市关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落实年度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深化重点信息领域公开,切实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关切等,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质量和实效。今年以来,六安市工信局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444条,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本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提高思想站位。充分认识政务公开在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月度重点工作例会、机关党支部会议等集中学习相关要求,对标先进单位、对表测评细则,贯彻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将政务公开纳入重点工作清单,明确由办公室统筹、各科室配合推进全局政务公开工作,形成“权责统一、分工明确、科室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参加省工信厅和市政务公开办举办的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同时开展局内部培训,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储备,提高政务公开业务技能。2024年以来,参与省市政务公开培训会3次,局内组织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4次,其中涵盖县区政务公开培训1次。
(二)聚焦工作重点。一是政策解读提质增效。高度重视政策解读质量,丰富改进解读形式,运用简明问答、图解、媒体解读、新闻发布会等多元化形式和生动灵活的语言解读政策文件。今年共出台2项规范性文件,其他文件40余项,发布上级解读29条,本级解读8条,举行3场新闻发布会,实现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全覆盖。二是公众参与推进完善。将意见征集作为政策文件出台的必要环节,通过线上线下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公众参与、意见征集和采纳情况反馈,以制度化规范意见征集程序。今年来,开展企业家座谈会3次,线上意见征集4次,收集各县区、市值单位、企业、群众等反馈意见81条,有修改意见30条,采纳24条,切实提高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度。三是回应关切解决民忧。认真做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人民网留言等群众反映问题的回应解答,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公开阵地,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建立公众意见反馈处理长效机制,对各类意见明确责任部门与办理时限,跟踪办理进度与结果,及时向公众反馈。今年来共处理12345热线回复65条、人民网留言3条、互联网+督查1条,主动回应社会关切67条,办理依申请公开3件,将回应关切做到实处。
(三)紧抓监督保障。一是落实制度要求。将政务公开各栏目责任压实到相关科室,采用多科室录入、单人汇总、多级审核的模式,规定更新时限、明确更新要求、落实“三审”制度。二是抓好问题整改。高度重视省市及三方机构检测结果,对照各季度、各月检查问题清单逐项梳理、分析原因,做到责任到人、办结销号。对格式不规范、表述不准确等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个性问题进行点对点分析,真正将测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确保问题不反复。三是加强通报考核。每季度根据政务公开工作执行情况通报各科室评分排序,将考核结果纳入科级及以下人员平时考核体系,形成政务公开人人有责、人人有分工的工作自觉。
二、存在问题
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和公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信息公开内容还不够全面,信息公开质量还不够高;二是部分科室对政务信息公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性。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聚焦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回应关切、等薄弱事项和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工作责任不落实、基础信息更新不及时、重点信息公开不全面等突出问题。全方位提升干部能力素质,让业务人员懂政策、知规定、强实践。
二是对标先进单位。对表对标政务公开先进单位,紧抓薄弱栏目整改力度,通过细化工作任务、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要求,加强考评考核,逐步提高政务公开质量、效果。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要利用政务公开平台加大工业互联网建设和产业发展宣传力度,丰富政务公开内容和内涵,加大政务公开深度和广度,扩大政务公开平台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