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经信局工业节能与安全科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非煤矿山行业管理职责。一是源头管理。2023年共办理非煤矿山备案项目1起(安徽省霍邱县四平山水泥石灰岩矿年产4000万吨露天采矿技改扩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4起(霍山县立荣石料厂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笔架山建筑石料用凝灰岩矿项目、安徽省舒城县新街萤石矿年产 2万吨萤石矿露天采矿技改扩建工程一期及二期首采区初步设计、安徽李营子班台子矿业有限公司班台子铁矿100万t/a采矿工程、霍邱大昌环山矿业有限公司霍邱环山铁矿-150m以下采矿工程初步设计)、综合验收2起(霍邱县庆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夏楼铁矿年产95万吨铁矿采选工程项目、安徽李营子班台子矿业有限公司李营子铁矿采矿工程)。二是过程管理。印发《关于开展全市非煤矿山建设程序和建设活动情况专项排查的通知》,对全市47家非煤矿山企业建设程序和建设活动审批情况进行了摸排。2家矿山未履行综合竣工手续,4家矿山需加强基建期管理。涉及4个县区,均下发了《工作提示函》,要求对照《关于印发〈安徽省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皖经信非煤〔2020〕94号),督促企业完善手续,规范经营。三是日常管理。通过双随机、四不两直、部门联合等方式,对非煤矿山开展检查,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非煤矿山现场检查15次,排查问题隐患43处,立案调查1起,均下发了隐患限期整改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实现闭环管控。
(二)压实民爆行业安全监管职责。一是出台六安市经信局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消防)年度工作要点,压实各级民爆行业安全生产职责。二是建立民爆行业差异化检查分类标准,结合各民爆企业的标准化创建、安全管理状况、重大危险源、安全事故等情况,对皖西民爆旗下的5个分公司,划分A、B、C、D四等次,并在执法检查频次、执法检查重点上推行差异化分类监管。确保执法检查的科学性、精准性。三是开展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与市公安局开展集中式联合检查,开展各县区民爆行业交叉互查。共计开展各项安全检查18次,发现隐患问题64条,均已完成整改验收并销号.低温雨雪天气通过“互联网+安全生产”视频监控各民爆企业安全生产,对于发现的问题下发安全生产紧急提示函,提示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四是认真部署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民爆、非煤矿山行业法律法规的“五进”宣传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在市委党校全市“十四五”工业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开设安全生产专题课。对各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和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讲解新安全生产法及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等内容。五是积极开展民爆行业应急演练。每年牵头主办民爆行业应急预案演练活动,重点就车辆运输、库房火灾等方面开展演练。将演练开展情况及演练结果填报上传至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为有效应对民爆行业各类事故灾害提供有力保障。六是有序推进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制定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节点任务清单,并于每月序时完成节点任务。通过完善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制度,有序推进民爆行业各项节点任务落实,民爆行业已连续14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推动工业绿色制造。一是顶层谋划,工业领域转型发展。2023年6月会同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六安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6%”的总体目标。制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协同降碳、研发应用低碳技术、数字赋能提质增效6大重点任务。二是产业布局,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食品健康、电子信息、铁基材料、建筑材料等“5+1”主导产业,引导和支持创建绿色工厂,推出绿色设计产品等,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定期开展节能日常和重点监察,深化实施工业领域节能环保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市主导产业稳步壮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已达77.2%,较“十三五”末提升6.2个百分点。截至目前累计认定各级绿色工厂94家。其中市级绿色工厂58家、培育省级绿色工厂29家、推荐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5家企业7款产品被评为国家级绿色产品,霍山县经济开发区、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家企业或项目入选安徽省2023年“五个一百”节能环保目录。2023年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申报国家级绿色园区,已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三是节能诊断,引导企业提升能效。在全市实施工业项目“积树成林”、“老树育新干”工程中,聚焦高耗能高耗水行业,鼓励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改造,2023年免费为14家企业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累计实现全市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诊断全覆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鑫翊新材料、迎驾贡酒曲酒分公司、溢彩玻璃3家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纳入省级导向计划表,进一步发挥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的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作用。四是循环利用,持续提升资源效率。2023年7月印发《全市工业水效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持续优化工业用水品种,不断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富凯矿业获批省级节水型企业,霍山海创、华兴铝业等10户企业获批市级节水型企业,安徽霍山经济开发区、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金寨现代产业园区)获批省级节水标杆园区,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企业。安徽省方大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中宏橡塑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金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4家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
(四)深入开展环保核查等其他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序时突进各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推进工作。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完成中央、省级层面交办问题和转办信访件复查,市经信局牵头验收核查的共48件,其中:中央反馈问题和警示片清单2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信访件问题清单20件、省反馈问题和警示片清单3件、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信访件问题清单23件。按核查比例要求需核查35件,实际共核查36件,形成核查报告报市整改办。二是持续推进市环委会交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涉及的3项环保整改验收问题。截至目前2项已完成,1项已进入复查验收程序。三是完成秸秆焚烧霍山县督查包保工作。四是落实食盐省市级储备制度,顺利应对8月末食盐抢购风潮。五是重要时间节点下发安全生产提示通知,指导重点工业企业做好安全和生产工作。
二、2024年工作谋划
(一)推进工业绿色体系建设。一是培育绿色制造体系。围绕钢铁、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行业,着力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业体系,全年计划创建10家省市级绿色工厂,培育资源利用规范企业,推动工业领域能源节约、清洁生产。协调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宣传。二是落实节能环保任务。按照《六安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部署,重点围绕节能改造、污染治理、循环经济、工业节水、绿色建材等领域,深入实施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全年计划推介10个先进生产企业、先进技术、装备产品、重点项目以及服务公司列入省“五个一百”推介目录。三是服务企业节能需求。有序组织市内高耗能企业参加全省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力争促成10家以上企业与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双向对接,全方位为企业节能降碳把脉问诊,推动企业能效对标提标。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积极推介清洁技改项目纳入省级导向计划表。
(二)履行非煤矿山行业管理职责。一是严格监管审批程序和行为。规范非煤矿山生产建设行为,做好非煤矿山项目备案、初步设计审查等工作。同时做好对非煤矿山企业项目建设环节的管控工作,着重对已投产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产能监测,严防矿山超出核定生产能力开采。二是持续优化矿山规范化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有序落实整治,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长期停产停建矿山得到有效处置。深入实施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鼓励非煤矿山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项目,推动非煤矿山高质量发展。三是严格落实行业安全管理职责。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通过规划引领、备案审查、指导矿山企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从行业角度落实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管理职责。同时,积极开展“双随机”、“四不两直”等安全检查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筑牢民爆行业安全监管防线。一是研究民爆行业发展新态势。近年来,民爆企业爆破一体化发展进程加速,产业链不断延伸,爆破服务行业近5年增长超过3倍。整合上下游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行产供销全方位服务,向科研、生产、爆破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致使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安全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要加大民爆行业发展新态势研究,从根源上做好职责领域内行业安全工作。二是完善差异化分类监管机制。支持霍邱民爆分公司扩建,督促霍山民爆分公司隐患整改,结合各民爆企业的标准化创建、安全管理状况、重大危险源、安全事故等情况,动态调整各民爆企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等级,划分A、B、C、D四等次,并在执法检查频次、执法检查重点上推行差异化分类监管。三是充分运用平台系统加强监管。依托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三大系统”,开展民爆行业实时监测能力,督促民爆行业规范安全操作。利用产监管平台、数据平台,实现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协调省经信厅力争将市公安局纳入民爆销售企业储存库安全监管用户,加大监管力量,确保安全生产。四是认真开展民爆行业安全检查。通过双随机、四不两直、联合检查等多种方式,市局每季度对各县区民爆分公司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保障全市民爆行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积极配合省经信厅半年全覆盖检查,全力督促县级民爆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月度检查。五是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等专题安全教育片,学习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解读《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徽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办法》,推广部分民爆公司安全生产员工考核奖惩制度,切实做好民爆物品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着力提升民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