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经信局项目投资科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经信局发布时间:2024-01-17 18:54
字号: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投资调度分析。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的工作要求,全力抓好项目入统申报和投资上报工作,促进我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平稳较快增长。1-11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7.7%、高于全省1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技改投资增长37.1%、高于全省1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46%、高于全省38.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二)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把项目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和源动力,紧盯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全流程不放松,实施清单化管理、节点式推进。建立《2023年重点工业项目库》,每月动态更新,赴县区开展项目核查,定期在全市经济运行会对县区进行点评分析。1-11月,全市落地建设亿元以上项目465个(续建233个、新开工232个),今年计划投资306.7亿元,1-11月完成投资307.2亿元,完成进度100.2%,超序时进度8.5个百分点。全市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81个、较上年同期增加30个;新投产5亿元以上项目50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1个。共有110个亿元以上项目投产后成长为规上企业,较上年同期增加26个。福明光伏、天海新能源汽车线束、鸿日新能源摩托车、安固装配式新型材料、航特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科大国创、首矿大昌中厚板、五粮泰、优尼科汽车铝压铸等一批优质项目建成投产;金寨国轩、万青竹材科、豪斯特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项目成长为规上企业,显著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三)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印发贯彻落实《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责任清单,细化目标任务、加快工作推进,霍邱县开发区、金寨县开发区成功申报2023年安徽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数量全省第1;春兴精工、应流集团霍山铸造等8家企业成功申报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数量全省第4。对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统一管理,建立《2023年六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库》,按月更新、调度。2023年,全市3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实施项目445个,计划总投资545亿元。快速建设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如钢厂、金日晟、迎驾集团系列技改项目、嘉悦二期、中财四期、酷豆丁三期等,为技改投资高速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四)做好世界制造业大会工作。我市共参加开幕式暨主旨论坛、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亚布力智能制造发展论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跨国公司对接会、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等20余场活动,并通过活动充分展示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市领导潘东旭、王红等参观大会展馆并巡展六安参展企业,同时组织1000余名专业观众参观大会展馆,实地了解全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应流集团自主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制造技术、明天氢能20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在大会开幕式共同发布。2023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我市集中签约项目28个(民企项目24个、台企项目2个、外企项目1个、央企项目1个),居全省第7位;项目数较去年增加1个、位次前进4位。项目计划总投资86亿元(民企项目76.8亿元、央企项目5.1亿元、台企项目3.1亿元、外企项目1亿元),居全省第12位、位次较去年前进3位。制造业项目占比89.3%、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中邮预制菜加工、冷链集配中心园区项目在开幕式现场签约,国际高端钻石生产加工项目在跨国公司对接会上签约,超低排放提标技术改造项目在民企对接会上签约;连鋐科技、原相电子在台企对接会上签约。

(五)加强为企服务。牵头完成2023年数字化转型政策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全市累计获得奖补资金4812.5万元。其中,第一批全市共3家企业获得奖补资金225万元,第二批项目全市共8个项目获评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2个项目获得贷款贴息奖补、1个项目获得融资租赁贴息奖补、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获评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共计获得奖补资金4587.5万元。

二、2024年工作谋划

(一)抓项目稳投资。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重大工业招商项目市县(区)两级调度推动机制,紧盯项目开工、纳统、竣工、投产、纳规、达产等关键环节,实施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完善环环相扣、实时跟踪、动态调整的闭环管理体系。力争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地开工200个以上,投产100个以上,纳规80个以上。

(二)抓技改促升级。加快推进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2024年力争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80个,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技改投资增长13%以上。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全市主导产业,以行业龙头企业数字化改造为切入点,以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为重点,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业态,2024年力争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1个、示范项目4个以上。

(三)抓强基育龙头。紧盯新进光伏、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铁基材料等产业谋划项目,主动对接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重点推动刘寺铁矿、金寨大明光伏、金诚储能二期、雅迪100万台电动车、赛拉弗光伏组件配套产业基地、飞拓新能源汽车功能膜、乐普纳电等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做强做厚产业链条。

(四)抓服务优环境。健全完善项目包保推进调度机制,每月分组赴县区调研项目,积极收集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通过我和市长聊聊天、全市经济运行会等集中讨论解决,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资金申报工作,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让企业早受益、多受益,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五)全力做好2024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工作。积极谋划展览展示、招商洽谈、交流合作等活动,多方式展示六安制造业成果、推介六安投资环境,助推“双招双引”落地见效,为六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围绕加工制造业,深化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等“六百”项目对接合作,争取签约落地一批优质项目。认真完成集中签约项目调度工作,确保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发挥效益。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